看评论中有人觉得是罗生门范式,我更倾向于不同的视角。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同时又是别人,你只能从你的角度看待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本没办法做到绝对的客观。
前面看的非常憋屈,对校长、老师简直咬牙切齿,一度看不下去。开始第二视角就舒服多了,尤其老师在大雨中呼喊麦野的时候,画风完全变了,甚至直接哭出来。原来并没有所谓的坏人,恶意其实都来自于误解。后面居然还有第三视角,真相也随之抽丝剥茧、若隐若现。
不能说特别喜欢,因为它有点沉重,但必须承认拍的太好了
究竟谁是怪物?
母爱包容下惶恐着儿子凑的反常,大闹校园起诉堀老师的妈妈,对于无辜的堀老师来说,她是溺爱的怪物。
幼稚捉弄异乎他人的星川,用恶作剧满足自己“正常”的童真的同学们,在垃圾倾倒时、在颜料涂鸦时、在夹厕所门时,他们是霸凌的怪物。
狠称儿子星川是“猪脑”,不承认儿子的性少数的爸爸,是偏见的怪物。
掩饰同性真相不惜嫁祸堀老师,不惜欺骗妈妈的凑,利用母爱陷在堀老师的抓狂里,他是谎言的怪物。
转嫁牢狱之灾给丈夫、维护学校声誉辞堀老师,校长慈眉下是良心的作祟
——那些不被理解的心声只能通过号角吹出,变成怪物的声音,使人恐惧。
“谁是怪物”还有怪物的叫声贯穿全片,这是导演给我们的提示。
导演通过不同人物为主视角来设置悬疑,主要以安藤樱饰演的母亲-男老师-星川与凑的视角展开。在安藤樱的视角里,我先是揣测是校园暴力?是抑郁症?再到后面我认为,冷漠的老师不像人类,是怪物。怪物的叫声,在这里第一次响起,是安藤樱内心的崩溃。
随后剧情从老师视角开启,在这段情节中,我认为“无心”作恶的小孩子是怪物。怪物的叫声,在这里第二次响起
“怪物”世界只是我play的一环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hunfengwan.com/dy/id-4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