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我)看了《瞧这一家子》,都会对四十年前的中国生发出一种向往:1979年看上去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人们心灵相通,待人真诚,充满希望,同时又满怀斗志。真的如此吗?我们作为年轻观众,其实并不知道。
我所知道的是,如果四十年后的年轻观众,如果在看了林林总总拍摄于这十年的电影,便得出结论说21世纪头二十年的年轻人忙着搞恋爱堕胎那一起子残酷青春,要么就是《小时代》似的纸醉金迷,住在大公寓里忧心情感生活,或者人人都热衷于宏大叙事,那肯定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漩涡
电影《瞧这一家子》于1979年上映,影片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宏大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在我看来,影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首先从剧情方面分析,影片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主旋律色彩浓重。因为影片上映正值改革开放时期,片中现代化,自动化,社会主义等元素的出现贴近人民生活,宣扬了一种正能量,指引了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同时影片也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展现出普通百姓内心的善良与淳朴,如:嘉英,张岚,大阮他们在公园划船,遇到拿气球的小女孩的场景,听到有人落水,大家有的拿游泳圈,有的拿竹竿纷纷跑来救援。这样淳朴善良的人性不仅令人动容。但同时也不禁让我联想到现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两者形成的强烈的对比,极具讽刺意味。另外,这部影片的剧情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编剧制造了多处误会从而引发笑料,引起观众的观影兴趣,引人入胜。
二.从导演的拍摄手法方面来说,影片开场画面中的音乐轻松愉悦,奠定了影片的喜剧基调
这部老片子看了不下三遍了,看不厌。片子里人与人之间那种质朴,纯粹的感情,让人羡慕,但是又很陌生。
演员表是陈佩斯父子,刘晓庆等老一辈影视明星的强大阵容,而故事就是简单的两代人之间关于生产创新的思想转变过程,不过情节处处都有亮点,让人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
老胡一家,父亲固执,母亲和善,姐姐贤惠,弟弟有点不学无术,几个小情节就清楚地介绍了一家人的个性。刘晓庆饰演的张岚是很出彩的一个角色,泼辣,见风使舵,势利,刘晓庆用略带夸张的神情和语言
【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陈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26日21点38分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94岁。】这是一则讣告后,我重拾起‘陈佩斯&陈强’父子的喜剧电影系列。腾讯网友们对‘陈强’老先生的缅怀之词自不必多说,我更是取巧找到了陈氏父子曾经联袂出演的系列电影,《瞧这一家子、父子老爷车》,其中‘瞧这一家子’更是让我这如今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新中国社会之人,憧憬起1979那个时光里的北京工人家庭生活来了。
假如不是2012的中国中低层人民依然活的如此艰难,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羡慕起20世界70、80年代的文諽生活的。尽管如今人们的思想渐渐懈放,过去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社会黑幕正一点点地被撕开。
‘瞧这一家子’里的北京城里,工人们生活和睦,衣食基本上无忧。有矛盾的只是导演刻意引导下,制造影片笑料的父子主人公罢了。电影里那时的人们,人人有工作。虽持愚忠的领袖思想,但至少人人生活有激情,在国家大原则下人人有创造,有理想。坏人想坏都没法坏到哪儿去,好人却可以天真无知的好下去。
陈强老先生在公园晨练的那一段
闲来无事在,无意中在youtube找到了这部老电影。
典型的七八十年代的正统电影。演员一定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台词是平时我们不用的语言,例如:女演员一定要眼里喷火的看着男演员,然后深情款款的说“不!你很热情……”、演员动作幅度都很大。
我是个八零后,从小就看惯了这样的电影竟然不觉得匠气了,还能感觉出些小亲切。
说回电影。
在电影第一次提到“四人帮”这个词的时候,我就彻底明白所有人那样人掉一地鸡皮疙瘩的笑声了。
在“粉碎了四人帮”的大环境下,电影充分的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人欢喜鼓舞的美好景象”!!!(汗)
着这么美好的环境下人们当然要笑,而且要大笑特笑。晓庆老师的笑声更是让人难忘。虽然我是被这样的电影“熏陶”长大的,可还是对电影里的笑点有些莫名其妙。这可能就是八零后永远体会不了父辈的那个年代。
虽然是正统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电影,可是还是有让人难忘的镜头(并且我也相信这些镜头是当年人们的真实写照):
1.那时候,小孩子掉到河里会有人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救人。(看看现在小月月事件……)
2.那时候
“瞧这一家子”欣欣向荣的改革新时代图景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hunfengwan.com/dy/id-3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