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以及u盘里始终有个名为“关你屁事”的文件夹,你没理解错就是与你无关的鸡毛蒜皮,所以请别动它,动了你也看不懂。所以“我的怨恨关你屁事”
这部电影有人不止一次向我推荐,我想推荐人应该是自己喜欢而并非觉得我会喜欢。至于为什么喜欢也不得而知,而我只看懂了能看懂的部分。
并不觉得一定要宽容如佛或主或其他什么,大义凛冽一边血流成河一边说“要宽恕自己,原谅别人。”,如果逼着自己这么做,到最后可能不仅伤未癒合人已分裂。所以呢?一直耿耿于怀吗?哦,同学别闹了,当然不是。让该流的血流完然后面对现实吧,面对现实才是理解的第一步。不论这个结局是美好的还是伤感的还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面对它。一件事只要是结局就是当下最适合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数值同样也没有绝对的好坏。)
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说起来好笑,经历时伤悲的事。事到如今再回首亦无感,并不是谅解了对方而是原谅了自己;自己放了自己一马而已,和别人没啥大关系,别自觉伟大了。
面对丧子之痛的父亲以及被熊所伤的米特
有些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如去死;
有些事情,会让人觉得一定要活下去克服;
事实上,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过去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原谅的,只要那个心结一旦被解开,再大再深的恨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关于原谅,有时候当初那沉痛的事实真相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事后态度。因为我总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伤害并不是在某一方有意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很多都是在无意的情况下错手而成的。这种记恨只会使自己和他人永远生活在沉痛和自责中,这于当下的生活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是完全可以抛开自己的心结去慢慢原谅的。在这部电影中,这一点最令人感动的倒不是艾纳最终对这对母女的完全原谅,而是米奇对待那头熊的态度,就像他自己所说的,熊只不过是做了它作为一头熊应该会做的。尽管这种伤害令他瘸了一条腿,并且需要别人给他穿衣刮脸料理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为他注射咖啡来缓解疼痛。但他一直都没有怪它,哪怕是它被抓住后关进了动物园,他还是觉得应该让它回到那属于它的森林和草原去。
这部电影并非是单纯讲原谅这个主题的
深夜在CCTV6偶然看到这部片子,片头打出Morgan Freeman时真是惊喜。虽然老爷子又演配角,但是影帝果然是影帝啊!小角色都能抢戏。比起主角一家别别扭扭的亲情,他和熊之间的情感历程更让人印象深刻。
米切在一场意外中被熊抓伤,从此无法自由行动。这个终日躺在床上的老牛仔,满脑子想的仍然是自由和冒险,还有那只熊。起初我以为是仇恨驱使,后来却发现完全相反:他一次次地让艾纳去看那头熊,给它带吃的,在它被关进笼子时拜托艾纳将它放出来。这是对手间的惺惺相惜吗?而最后米切和熊对峙的情景,让我想到《涉过愤怒的河》里,幸吉老人和他追了一辈子的金毛熊——幸吉败在一口气上,米切也是胜在同样的一口气上;他已做好必死的觉悟,因此他毫无畏惧。那一刻,残疾的米切做了健康时未能做到的事,真正打败了对手。
米切和艾纳的情谊更令人感动。小女孩对他们的调侃并不全是误会,他们不是情侣,默契程度却远胜许多情侣。珍的前男友闯入农场,艾纳把男人胖揍一顿,镜头一转,米切摇摇晃晃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枪——就像《飘》里思嘉杀人时
大概怨恨是人这一生最沉重的负担吧,它让你在生活中迷失,在情感的自闭中迷惘。沉湎于过去的伤痛不可自拔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踽踽独行。直到一个契机的到来,于是他在宽恕和谅解中得到解脱。照亮自己也圆满了他人。是的,契机,挣扎与皈依,温情和救赎,我们都在等一个契机,回归本真的自我,温暖与爱未竟一生。
影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三个主人公如何处理伤害他们的人和事物。当你的心灵,身体,生活受到过严重的伤害后,你该怎么办?主人公一:失去儿子的父亲,怎么也无法原谅当年开车导致车祸使儿子丧命的儿媳。他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思念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因无法自拔把生活搞的一团糟。主人公二:黑人老友。因为棕熊侵入农场,在和棕熊的搏斗中导致残疾,身体留下永远的伤痛。主人公三:带着女儿和长期有家暴的男友生活着的单亲妈妈,她软弱的不敢离开。
面对曾经受过的伤害,主人公们的选择似乎在给我们一些启事。黑人老友选择了“理解”。棕熊只是做了一只熊该做的。它不该受到惩罚。单亲妈妈选择“改变”,她勇敢的离开男友,找到工作,结交新的朋友,开启新的人生。至于失去儿子的父亲,他选择“接受”。接受儿子的车祸只是意外,接受儿媳和孙女的到来,接受生活重回轨道。
伴随着西部淳朴的自然风光,温暖真实的小镇人情,故事娓娓道来,像一个温和的说书人,在冬季给你讲了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未竟一生”富有感染力的剧情片 “恨”是一种负担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chunfengwan.com/dy/id-22469.html